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英国留学政策遭批评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英国留学政策遭批评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留学生涉嫌集体***, 遭匿名举报! 在国外留学***有多严重?
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留学生,辩证理性的看待这一***(***如确有此事),大部分留学生的素质还是很高的,积极阳光,勤奋好学。也不排除一小部分不是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出去的,如在国内就是不学无术、素质低下的纨绔子弟,在国内就上不了好学校,家长就想走捷径出国留学,这部分学生中有一部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实属正常。
在美国留学如果考试***两次是要开除学籍的,老师不会泄题。留学生有几种情况:一种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托福、GRE考试去留学的,他们素质往往非常高,基本不会出现考试舞弊行为;二种是国内一般大学,甚至高中、初中毕业就去留学的,他们中什么人都有,生活能力、学习能力很多人都比较差,也有不少人不守规矩,打架的,拿别人东西的都不同程度存在,更别说考试舞弊了。在其他国家留学生中一样有这种行为。
为什么一些人对于国外留学硕士的偏见那么大?
偏见源于不明白和嫉妒。
我相信只要家里有出国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,都会听过到很多这样的质疑和嫉妒声: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出国、有钱人才出国、只要给钱就毕业、除了花钱什么也学不到等等。刺耳而又可笑。
先不说学业压力,单说雅思6.5,谁有把握能考过?QS前一百的大学,多数只要国内211/985本科,大学均分在85左右。可以先问问质疑的学生他们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再说话。
本人没在国内读过硕士,可能是因为国内硕士学业压力比国外的更大所以才产生的质疑吧。
我觉得没必要在乎这种偏见,这种偏见不会影响你未来工作和生活,国外毕业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未来领导知道就好了,你和有偏见的人未来注定不是一个圈子的人。
最后引用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:有多少人爱你,就有多少人恨你。无论你做任何事情,都会有羡慕嫉妒你的人在背后非议,不用搭理
头条平均初中生去评论留学硕士,你说能有啥结果[呲牙]19年教育部数据985.211出国占比近50%这些资料网上很好查他们不查非要说都是花钱镀金,原因无外乎自己孩子学习不好,或没有钱,或二者结合心理产生的羡慕嫉妒恨罢了[呲牙][呲牙]
在国内,很多家长认为,自己孩子能上985就顶天了;在能上985学校的学生家长眼里,自己孩子能上清北就顶天了。其实,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,随便哪个学校,都能甩国内80%985大学几条街;国际排名前50的大部分大学,清北与其差距可不是一点点。天外有天,山外有山,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走出去,去外面的世界看看,他们的认知终究还达不到那个层次。
因为有些国外硕士专业,真的很水!
比如,网传的这份海外硕士“含水量”榜单,干货满满,以往如雷贯耳的10所美国名校纷纷上榜,分别是:哥伦比亚大学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、宾夕法尼亚大学、芝加哥大学、康奈尔大学、哈佛大学、杜克大学、耶鲁大学、西北大学。
这些公认为“含水量”十足的名校硕士专业,大多集中在金融、经济和商科,正好是咱们中国人特别关注和趋之若鹜的专业,但奇怪的是,相比国内的985大学,这些海外院校的硕士专业,不但没有体现出“海归”的高大上来,反而被认为很“水”,这就不得不让人诧异和深思了。
相比以往,如今硕士出国的门槛低、“水量”足,而海外博士依旧坚挺,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都毫无疑问地碾压国内“土博”。普遍来讲,留学博士货真价实,留学硕士却“注水”太多。
幸好,咱们的用人单位筛选人才,既要看学历,又要看能力。对这些“镀金海归”的分量,其实早已经看得明明白白。实际上,最看不起这些“海外水硕”的,就是咱们国家的用人单位了。所以那些只知道“啃老”,心安理得地耗费父母和家庭的数十万学费去海外“镀金”混硕士的同学,是该醒醒了。
你以为顶着个“海外名校硕士”的噱头,到国内就能工作如鱼得水、待遇水涨船高吗?
不可能的,那些看似唬人的“海外水硕”和货真价实的“海归博士”完全不一样,动辄一两年的硕士学制,接近“全华班”的生源结构,要求极低的GMAT和TOFEL分数,花费数十万甚至是百万元,去攻读一个一年期的“海外水硕”,不但是浪费时间,更是虚耗青春。
实际上,这些美国名校“水硕”项目的“含金量”高低,主要是通过学校披露的公开信息、往届校友的就业质量反馈、在校学生的书面调研,而得出的结论和排名,并不是空穴来风、凭空杜撰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国留学政策遭批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英国留学政策遭批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