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香港东涌乐善堂学校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香港东涌乐善堂学校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据说甲午战争,清军有很大的优势,连《泰晤时报》都看好清朝,为何清***还是失败了?
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是,北洋水师***,世界第八,其实这并非是经过战争得出的排名,而是当时杂志根据各国舰队的排水量大致做的一个排行,当时日本海军排名在11位左右。
所以不了解亚洲的西方人自然会认为清***会战胜日本。
实际上,这个根据排水量的排名,并非1894年中日全面开战的时候排出的,而是在1888年北洋水师建成后进行的排名。
左宗棠西征结束后,清***的财力得到了保证,而1883年到1885年爆发中法战争,虽然陆地上取得了镇南关大捷,马尾海战中却一败涂地。
从1885年到1888年清***再次意识到海防建设的重要性,北洋海防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,北洋水师购买了“致远”“经远”等级新式巡洋舰,是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。
注意看细节,北洋水师快速发展,也就短短三年,购买两艘先进的军舰就完成了海军实力的提升,可以说19世纪80年代是世界海军军舰发展的快速迭代期,海军军舰发展一日千里,迅速迭代以清***购置最先进的两艘铁甲舰,到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是老古董了。
前文已经说了,北洋水师的发展其实就是三年快速发展期,北洋水师建成后规定,北洋水师每三年举行一次大检阅。
也就是说,北洋水师一共有三次大阅兵,第一次是1888年建成时的北洋海军阅兵;
一场大战的胜负主要处决于几个方面:
1,军队数量和军事装备状况。
清军人数多于日军丶军事装备优于日军。
2,军队战斗毅志丶军队纪律性丶军人的素质。
在这些方面,清军明显不如日军。
3,对战争信息的掌握。
清军对日军了解不多,而日军却从方方面面剧透了清朝的北洋舰队。
4,对战争的准备。
清军并没打算与日军打仗,北洋舰队的任务只是从海上运兵去朝鲜,帮朝鲜维护治安。而日军则在准备不宣而战的发动偷袭。
5,对战争局势的掌控力。
作者:金满楼
古人云:兵者,国之大事。又云,兵者,凶也。
凶,就是不吉利。打仗这种事,是靠真刀真枪、血流成河拼出来的,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,就可以决定胜负的。
某种程度上说,甲午之战也是清廷的那些清流派官员怂恿出来的。而其中,又由帝师翁同龢及其手下的那些***为罪魁祸首。
在这些人的不断鼓噪下,光绪皇帝毕竟年轻不懂事,局势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,引发了近代中国近五十年的灾难(日本阴影与伤害)。
和懵懂的光绪、无知的清流相比,打仗的实际负责人李鸿章其实是知道中日双方的战力对比的,但在那些人的逼迫下,如果不战,先掉脑袋的就是李鸿章了。
不仅是清流们对中日战力一无所知,国内一些媒体(当然,主要是在租界)如字林西报、点石斋画报等,也都纷纷鼓吹清军大胜,大败日军云云。
殊不知,在整个甲午战争中,清军就没有一场胜仗。或者说,这几乎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败仗。
甲午战争为什清朝***败的那么惨?清***以为购了洋枪炮可对付倭寇,其实清***购的枪不但卡壳而且***是很少的,多数放不响而且没什么威力的鸟枪。清***以为对付日本人很有把握,可骄傲的清***在开战时枪炮成了废铁烂铜,战败后只有签订屈膝条约,割地求和赔白银千万两才了事。另外一个清朝***军队也是游佣散将,部队***嫖风能打胜败吗?也是清朝甲午海战丟人现眼的一次战争,也使清朝民众人心焕散,这样赔白银国力衰弱人民恨之***堕落的朝廷,所以清朝这病根从甲午战种下了。越长越接而越短越截,忘我自大的清朝战前牛逼哄天,可到了海战拉稀赔银割地求和,这是清朝***中想保存政治地位,可免不了人民叫骂声早晚统治地位都是自生自灭。
据说甲午战争,清军有很大的优势,连《泰晤时报》都看好清朝,为何清***还是失败了?
在其他国家的眼中,甲午战争是中日开展的第一场战争。在这场战争的前夕,大清陆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96万,而日军仅有24万,这等于是清军和日军大约是4:1的比例。日军这边在战前是派出了32艘军舰,24艘鱼雷艇,达到的总排水量是72000吨。北洋水师这边派出的是25艘舰艇,所以从军事武力上来看,日军要更胜一筹。至于那些所谓的清军有优势,是因为看到了清王朝的拨款数量超过日本,派遣兵力超过日本。但若真正来分析其原因,就会发现清军是处于劣势地位的,那清***最后当然就会失败。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原因。
原因一,过分自信导致准备不足。由于在当时,中国已经引进了不少先进武器,使得军事实力有所增强。但这就让大清对自己有一种过分自信,他们认为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厉害,再加上他们派出了这么多的兵力,碾压日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那就是因为这份自信,使得他们低估了日本的实力,最后反而被日本碾压了。
原因二,老佛爷庆典将近,她比较主张议和。她这个人已经奢靡惯了,在甲午战争发生之时,也是接近她的六十大寿之时。在那时候,她的心思都在举办大寿的上面,根本就不想要打仗。而李鸿章也不想派自己的水师出去,怕到时候消弱自己的势力,因此他们一直都在主张谈判。但那时中日谈判失败,又迫于朝中压力,李鸿章这才在光绪帝的要求下出兵。打得心不甘情不愿,那自然士气就会低落,如此一来,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呢?
原因三,朝中的统治就出问题。那时候的清王朝内部,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,朝中大臣人心不齐,各有各的心思,大家的心都如同散沙一般,后方都做政不稳,前线当然就打不好仗。再加上平日里北洋水师本就缺乏训练,打仗之时,指挥官的指挥能力不行,下面作战人员的服从力又不行,最后打起仗来就变得慌乱不堪。但越打不好仗,心就越急,最后反复产生消极情绪,这些思想在作战中是大忌讳。
原因四,一心只想外交,延误了军机。因为慈禧这一派一直都在主张议和,因此他们的心思都一直想着外交,而并不想着打仗。即使两军在作战,他们也认为这场战争会很快结束,只要议和成功,他们就能收兵回家。抱着这样的心态,使得他们在作战之时,并没有认真的研究战略,导致战机都被延误了。反观日本那一方面,不仅派了间谍过来,还一心一意的和中军作战。一方抱着懒散态度,一方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,哪一方能够获胜,这已经很明显了。
所以综上来看,表面上清军的实力应该强于日军,按照常理,清军获胜的可能性很高。但实际上,这场作战中,清军内部就出了问题,他们并没有向着一处使力,这就导致好好的优势也补不了劣势,最后会失败,也是无法避免的结果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东涌乐善堂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香港东涌乐善堂学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