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瓯海外国语学校校徽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瓯海外国语学校校徽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瓯柑是橘子还是橙子?
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,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,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。古人有“有林皆橘树,无水不荷花”的诗句。1990年被北京“亚运会”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。
瓯柑是温州的特产吗?
瓯柑
瓯柑,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,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,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。古人有“有林皆橘树,无水不荷花”的诗句。1990年被北京“亚运会”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。
瓯柑耐贮藏性优于其他柑橘品种,果实经过贮藏,“越冬抵黄,色味犹新”。早在南宋淳熙五年(1178年),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专著《桔录》中记述的“海红”即为现今的瓯柑。
2006年12月22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瓯柑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扩展资料
瓯柑果形端正,梨形或高扁圆形,果顶部凸出;果皮色泽橙***或金***,光滑油亮,果蒂鲜绿;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,易于剥皮,果肉柔软多汁,清甜可口,初食时略带微苦。
1949年,温州瓯柑种植面积0.21万亩。2012年,全市种植面积5.6万亩。其中,发展最快是在2002年-2012年,由1.76万亩扩展到5.6万亩。
2008年,瓯海区瓯柑种植面积达1.6万亩,产量共计约2.5万吨。
2009年,瓯海区种植瓯柑1.5万多亩,产量2万多吨,产值1亿多元。
2010年,温州市瓯柑面积达52134亩,产量52069吨,产值22920.8万元。
温瑞塘河为什么是我们的母亲河?
温瑞塘河是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,被誉为温州市的“母亲河”。其原因是:
1. 地理位置:温瑞塘河发源于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镇,流经温州市区及瑞安市、塘下镇等地,最后汇入东海。温瑞塘河流域是温州市人口最为密集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,因此,温瑞塘河在温州市的经济、文化、历史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2. 历史渊源:温瑞塘河在历史上一直是温州市的交通要道和经济发展的命脉。早在南宋时期,温州就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五大港口之一,而温瑞塘河则是连接温州港与内河运输的重要通道。在历史上,温瑞塘河为温州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3. 文化底蕴:温瑞塘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***,沿岸分布着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,如温州的古城墙、古运河、仙岩寺、江心屿等。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温州市历史的变迁和发展,也成为温州市的文化底蕴。
4. 生态环境:温瑞塘河是温州市最重要的水系之一,承担着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排洪、灌溉、供水等任务。同时,温瑞塘河还对温州市区的气候调节、空气净化等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综上所述,温瑞塘河在温州市的经济、文化、历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因此被誉为温州市的“母亲河”。
主要来自瞿溪、雄溪、郭溪(通称三溪)以及大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,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,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,灌溉面积48.2万亩,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.8毫米,年径流量9.13亿立方米。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.4公里,在吴淞高程5米时,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。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,经唐大和、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,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,形成“八十里荷塘”,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。